作者:沈舒宏 温州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大二学生
在暑期社会实践这短短的8天时间中,每天都发生着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听他们的心理故事,或许你会觉得鼻尖酸酸的,因为身体的缺陷,从小被父母抛弃;因为身体的缺陷,从小被人嘲笑。在这里,我想说说最令我感到的人——张思瑜
他叫张思瑜,来自“天府之国”的四川,是唯一一个已经在工作的小营员。在他身上我感觉到了一种本不属于他这个年龄应该有的压力。他是一个很喜欢说话的人,他喜欢和别人说他的理想,但是因为身体的缺陷,他的理想被家人否定,被认为是异想天开。我想说其实他是一个很有想法的人,他希望让自己活出自己的精彩,他想做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把自己的青春花费在打工生涯中。因为不想让妈妈操心,他还是很听家里人的话,但渐渐的,却不怎么爱说话,因为说自己的想法,会被人笑;不说话呢,则会被人说是傻乎乎的,所以他不知道该和别人说什么。当我问他:“为什么不和其他小营员交流时?”他说“我不知道和他们说什么,他们有的整天看小说,我们没有共同的话题”他很孝顺,他总说妈妈为了他们几个兄弟吃了很多的苦,他想要早点让妈妈享福,让妈妈可以放心,不再为他们操心,他说他一定要争气。18岁,一个花季少年,却要想着努力挣钱给爸妈和自己造一幢大房子。他说:“我要在24岁以前造好房子,我们四川造房子都靠自己,找老婆也靠自己,和这边不一样,在这边,都是父母为他们的子女准备好的。在我们那里,没有房子就会被别人看不起的!”
在温州,一个月3000多一点的工资,省吃俭用要存3000的工资,真的很难想象他们是怎么生活的。当我问他:“你想妈妈吗?”他说:“当然想啊,但是又不能回去。”我感到疑惑,在我们看来,回家这么理所应当的事,在他看来却是这么困难。我又问:“为什么呀,现在回家不是很方便吗,动车很快啊,而且你们过年总要回家的吧?”他摇了摇头,说:“回家要钱啊,回一趟家就要600多呢,而且没钱挣起来回家,会被人家说的。”在与他的谈话中,我感觉到了一种无奈,尽管我们都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但一到现实中就很难做到。
他是这么一个勤俭节约又懂事,但他也是一个很努力的孩子。每天接受完语音矫治,回到寝室,他就会拿出语音材料练习,他很急切的想要学好发音,想和我们一样正常的说话。他总是说自己的发音和我们不一样,尽管我们说那已经好很多了,但他自己仍旧觉得还不行,不够好。而在最后一次语音矫治中,他和我们说:“我会坚持!”这让我们在场的所有人都感动了。他还问了李老师要多久才会向正常人一样说话,他说他会每天坚持努力地练习发音。是的,他会坚持,他会在一年之内把口语练好。我相信,通过他的努力,他会实现他的理想,他会找到一条属于他,适合他的人生道路。而我们只好默默的祝福他,支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