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纪豪谈家族的创业史与温州情 | 承父志成立的这个联盟10年帮助了2500多名贫困患儿……
编者按时间是历史的见证者,也是辉煌的缔造者。70年筚路蓝缕,70年砥砺奋进,披荆斩棘的路上,一批又一批的奋斗者,在祖国大地上书写着一个又一个奇迹。
在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温州都市报《总编访谈》栏目,聚焦那些坚守在各自岗位、为新中国的建设添砖加瓦、初心不改的追梦人。今天推出第四期人物——何纪豪。
▲作者 金可生
人物名片何纪豪
1950年3月出生,瓯海籍台胞,著名慈善家何朝育之子,被评为“中国好人”、“浙江好人”、第五届温州市道德模范。
2008年,何纪豪慷慨出资10万美元,邀请医疗专家来温为113位贫困唇腭裂患儿进行免费手术。2008年11月,他在参加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时提议以温州人的名义共同成立一个专业的慈善机构,此提议获得了温州商会200余人的积极响应。在何纪豪的影响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于2009年11月11日成立。
10年来,“微笑联盟”先后举办了15期大型医疗公益活动,每年赴中国偏远地区进行医疗救助活动,足迹遍及中国大江南北,筹集善款2400万元,总行程超过13000余公里;免费为2500多名贫困唇腭裂患儿施行唇腭裂修复手术;成功举办10届唇腭裂夏令营活动,为200多名唇腭裂儿童提供心理辅导,让他们不仅从嘴上,更从“心”里重拾微笑。
近日,温州日报报业集团副社长、温州都市报总编辑金可生(以下简称“金”),专访了“中国好人”“浙江好人”、第五届温州市道德模范何纪豪(以下简称“何”)。
▲金可生采访何纪豪
父辈·拼搏
爷爷过世早
父亲14岁开始当学徒跑生意
金:你的父母和你都是企业家、慈善家,在温州非常具有代表性。在你的记忆里,父母有没有和你说起家族往事?
何:有。我的爸爸1912年出生在瓯海三垟,家里四兄弟。大伯很早过世,二伯对机器较感兴趣,三伯腿脚不方便。爸爸14岁时,爷爷过世。所以家里外出跑生意主要靠爸爸。
他先从学徒开始做,后来自己做买卖,赚到钱全数交给奶奶,家里钱全由奶奶分配。这个对爸爸影响较大,所以他对钱的观念不是私有化的,而是一家人共有的。
金:你的父亲有没有正式读过书?
何:爸爸书念得不多,当学徒时经过私塾,他就趴在外面听。私塾的老师看到后,会说“哎,这个小孩喜欢念书,你进来听吧”。就这样,爸爸多少接受了一些教育,我认为这应该对他有启发。
爸爸做买卖很辛苦,当时要走陆路经过雁荡山去上海拿货,然后搭船运回温州卖。一趟出门要很久,很难照顾到家里。后来,爸爸认识了邱清泉(注:抗日爱国将领,温州蒲州人),他认为爸爸为人诚实,于是就把温州的一家袜子工厂交给我爸爸打理。
金:你们一家人怎么会去台湾的?
何:抗日战争胜利后,爸爸跟二伯轮流把温州的东西拿到台湾卖。轮到我爸爸在台湾的那段时间,妈妈听说温州去台湾的船是最后一班了,她想着一家人不能分居两地,于是带着我姐姐去台湾找爸爸。那时候,我还在妈妈肚子里,到台湾三个月后才出生的。后来新中国成立了,因为种种原因,我们不得已留在了台湾。
金:在台湾初期做什么生意?
何:一开始爸爸在基隆港跑单帮(注:旧时对从事异地贩运的小本生意人的一种称呼),但做的人多了,利润低,收入也不稳定,于是爸爸就干回老本行——做袜子。
后来,爸爸看到日本有种做袜子的化纤原料,我们大陆叫锦纶,他说,“哎,这个好,这么小一双袜子,弹性这么大。”所以他就买了日本的进口设备,开始做化纤袜子,再后来从伸缩线材料,做到直接从石化原料抽出来的原丝材料。爸爸就是这样一直从下游往上游方向发展。
创业·求新
行业最繁荣时
主动选择“撤”出来
金:还记得企业创办初期的情况吗?
何:爸爸负责公司经营,妈妈负责厂区的生产和品质管理。每一样东西一出来,妈妈把它做成小块样品就在那里摸,用直观的触感感受产品的质量,“哎,这个好,用这个条件生产”。所以我们的东西做出来是最好的,都是妈妈的功劳。
爸爸每天一定要去生产线上走一圈。那时候公司在台北市区,生产线在北投(位于台北市最北方),开车需大半个小时,他每天都要去看。
金:企业规模最大时有多大?
何:公司规模是慢慢扩大的。从化纤生产线来讲,我们做到台湾最大。
公司做大了就经常要升级设备。爸爸买设备也有他的一套,他有句口头禅“好嘞好嘞”,就是机器、原料,什么都要好一点。所以他会花更高的价钱去英国、德国买机器。同行的人说正大(注:公司品牌)做得好,都跟着爸爸买。
另外,这个讲起来也蛮骄傲的。我们那时候卖产品,我们不是去卖,而是大家要买好东西的就来找我们。市场的量就这么多,产量就这么多,好的也就只有这么一点。虽然我们的价钱比市场上其他的要高一些,但客户还是要买,因为值。
大概是1980年时,公司达到最鼎盛,差不多有2000多名员工。
金:你大学读什么专业,何时接班?
何:我大学读的是海事专科学校的航运管理专业。那时浙江老乡戴行悌,在台湾办了一所海事专科学校。创办时爸爸也捐了不少钱,我后来就报考了。
我从小就是在生产线上长大的。大概是我本性吧,我书念得不怎么好,可生产线上我喜欢去了解、去观察。
我大学毕业退伍就回厂里,在生产线上学,从看设备、装机器开始。整个生产线从原料进来到成品出去,什么都懂了一点。这段经历对我成长很有帮助。到1988年38岁时,我当上了总经理,可以算是接班了。
金:接班后顺利吗,有没有什么故事?
何:有,1993年我干了一件“疯狂”的事——把产业停掉。从行业里来说,当时看上去还是很繁荣的。但我感觉到市场的走向不对了,竞争者多了,下游的产业有很多搬去东南亚和深圳,我就果断停掉。
金:你爸爸不反对吗?
何:不高兴是肯定的,不过他没有说什么,一句话都没讲。大概觉得事情交给我了,他就不再插手。我们停产两年后,这个产业在台湾就走下坡路了。这其实是一个行业的自然衰替,我算运气好,比较早撤出来了。
慈善·育英
倡议建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
金:父母回温州做慈善是什么时候?
何:两岸正式开放后。爸爸开始到温州做好事时我们都不知道,他回来也都不和我们讲。我堂哥有一次和我说,你爸爸在温州捐了什么什么,我也不知道。有一次捐款,爸爸想用无名氏,但温州这边说捐的金额比较大,一定要想一个名称。于是,爸爸就让我取。爸爸叫何朝育,妈妈叫黄美英,我想着,就叫育英吧。我爸爸很高兴,说育英这两个字很好,然后就这样定下来了。
▲何纪豪父亲何朝育参加由其捐赠的育英儿童医院奠基仪式
金:父母在台湾也做慈善吗?
何:我念小学时,台湾有个87水灾(注:1959年8月7日至8月9日,发生于台湾中南部的严重水患),影响很厉害,电台里发起募捐,爸爸就让我用自己的名字捐了一万元。那时一万元是很大一笔钱。
我记得,厂里有工人生病什么的,妈妈都会帮忙;爸爸是台北温州同乡会的名誉理事长,长年给有困难的同乡提供捐赠,奶奶在温州去世,爸爸给台北工业专科学校和淡江文理学院捐献,成立了“永寿奖学金”,后来变成基金会,帮助有需要的学生。另外还有两个给贫困的人和病弱儿童提供帮助的慈善基金会。
金:你现在主要在做什么慈善项目?
何:我们在温州创立了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在大陆各地免费救治患唇腭裂的孩子。成立这个联盟也是机缘巧合,我在一本杂志上看到微笑联盟的报道,翻到下一页是一篇“温州人在纽约”,连起来就想,能不能成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
▲何纪豪先生与温州大学微笑联盟心理辅导夏令营照片
金:你觉得做慈善最有意义的是什么?
何:首先当然是最直接的,对患儿的帮助。当然,我们不冲数字。更重要的是,我希望通过联盟这样一个国际化的平台,通过国内外的交流,可以相互学习别人、共同进步。今年是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十周年,之前我们就一直筹备,想请多个领域的教授、专家给学生们开讲座,这个意义更长远。
▲何纪豪(中)参加捐赠活动
教育·有方
从小吃苦有助成才
出国留学不能忘本
金:改革开放以来,一些温州企业家在追求财富时,不能很好地平衡事业与家庭关系,特别是孩子教育方面,你有什么体会?
何:孩子的教育问题,一定不能放松。我爸爸那个年代,他不会讲英文,和外国人谈生意拿一张纸,对方写100,然后爸爸把它划掉,写80,对方再划掉,写95。就这样,摇头点头,纸推来推去。
到我这一代,可以讲一点英文。我跟我小孩讲,到了你们这个时代,英文就像手表,是随身工具,必须掌握。所以我两个小孩,小时候就让他们到英国去住校。我说外国人的好你要学会,外国人的坏你也要知道,有所防备。当时,我大概选了100多所学校,先过滤一遍剩下10所,再去现场看了最后选出一所类似军校的学校,条件艰苦,管理严格。我们走进去,学生马上贴着墙,一看就很规矩。寝室的床是铁床,垫子都已经睡得很旧。我说这种环境好,有利于孩子成长。那会儿我太太舍不得,哭了!
金:你对孩子要求严格,你的父母当年对你要求严格吗?
何:他们没怎么管我,但我从小跟着他们在厂房长大,像他们要求产品要做好、人要做好、对员工好,这样的观念我都耳濡目染。
我在厂里做什么事,他也不会说今天你表现不错奖励你。我爸爸也没有给过我零用钱。以前一些朋友会跟我讲,你家里的财产以后都是你的。但我不认为这是我的,我总说那都是爸爸妈妈的。
另外,我有一个姐姐、三个妹妹。这样的家庭,往往一家人对男孩会特别宠爱。但我们家子女都是一样的,从这一点来说,我也蛮幸运的。
所以我对自己的小孩,也没有采取物质奖励的方式,而是让他们从小吃苦,在吃苦中学会成长。
金:越来越多的孩子出国留学,有的留在国外。像你的家族,从爸爸这辈起离开故土,后来你的孩子也出国留学了。你是怎样教孩子不忘家乡?
何:我孩子很早去英国念书,他们出去时,我让他们每个人都带一个置物箱,里面放一些家乡的物品。寒暑假只要放假超过两个星期,一定让他们回家。
他们上学时,周末我会让他们抄中文杂志。抄完后传真回来,在纸上写上日期。我和他们说,你是中国人,中国字的一笔一画,一定要会,不能忘。你不写的话,我下个学期学费就不交。我是这样教小孩,所以我儿子毕业后跟我说,爸爸我要回来。
金:从小灌输这个理念,不能忘本?
何:对,要让孩子在情感上认同、愿意传承自己的文化。我在国外也接触过好几代侨民,最早出去的文化程度低,很难融合,老了之后过得并不好;后来在国外出生的,如果不从小影响、灌输,就真的是外国人了。
像现在温州这边很多孩子出去念书,做父母的有能力送他出去念书,就要有意识地多让孩子回来,多感受家乡的文化氛围。
发展·思危
温州要有危机意识
沉住气扎扎实实做
金:都说现在企业家很累,应酬多交际多。你父亲和你是如何处理好外部关系的?
何:我爸爸不善交际,但他做生意就是讲诚信。做生意有低潮也有高潮,但爸爸答应别人的事就一定要做到。
我经常和孩子说,爷爷奶奶可以用八个词概括:爷爷是勤劳、诚实、正直、毅力;奶奶是圆满、融洽、祥和、慈悲。
爸爸妈妈不和人吵架,遇到什么事,他们不会说我要争我要争,而是说算了算了,让你一点。记得爸爸80岁生日那次,第一批老员工回来,有人拿了两万元给妈妈,说是她几十年前借给他的。他借的时候两万元可以买套房子,还的时候两万元就只能吃顿饭。妈妈也无所谓,还一直谢谢他记得。
我认为他们之所以成功,就是这几个词,学好为人处世的这几个词,遇到什么事情一定能圆满解决,有始有终。我希望我的孩子也能学到。
金:温州一路发展过来,也遇到过这样那样的问题。有些问题可能台湾以前也发生过。你有哪些建议,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何:一个地方以后能不能更好,归根结底在于教育,温州一定要重视教育,尤其是青少年的品德培养。另外,有一个字我觉得挺好,缓慢的“缓”字。这个字其实范围很广。首先你要沉得住气,那就要多想想、多思考;然后你要能Hold住,像打猎一样,瞄准了等待机会。
金:浮躁是目前社会上很多人的通病,需要“缓”下来,冷静地分析,外部环境到底发生了哪些变化,我们到底有哪些优势?
何:对。我认为温州应该把华为的案例拿来分析和借鉴。它对于我们中国将来的发展很有启发意义。温州的发展要有一定的危机意识,沉得住气,扎扎实实地做。
他们眼中的何纪豪何先生的努力让温暖之州更有道德高度
潘一新
温州公共外交协会执行副会长、十届市政协港澳台侨与外事委主任:
认识何纪豪先生有十多年了。在我眼中,他是个充满童真、率真与认真的知己、兄长和朋友。
因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我们在爱心召唤下结缘。第一次见面是在我的办公室,他和我聊起温州人商行天下成功后,能否打造善行天下的品牌。于是,在2008年召开的第二届世界温州人大会上,我们邀请他作如何发扬世界温州人慈善精神的发言。次年,在世界温州人联谊总会会长会议上他再次呼吁:让每个温州人用爱心去实现善行天下的宏愿,筑起这座城市的公益慈善高地。
在他的倡议下,2009年11月,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成立,并选举他为会长。
何先生身上秉承着他父母著名台胞何朝育、黄美英的慈善基因,将乐善好施的美德作为人生的座右铭。这些年,他几乎将把全部精力倾注到慈善事业上,率领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团队入四川、进贵阳、下漳州、赴青海,一年四季,跨越海峡,奔波两岸,风雨无阻,费尽心力。当看到一个个贫困唇腭裂患儿因得到救助脸上绽放灿烂笑脸时,他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露出他那童真般的灿烂。
我时时在想:他是一位年近70的老人,不去享受天伦之乐,而是日夜奔波于两岸的慈善事业,乐此不疲,究竟为了什么?我想无非是何先生对家乡这片土地的深厚感情和依恋,所激发出那份家乡情怀,还有从父辈何朝育先生的大爱中传承的这份家族的光荣与责任。
因有他的努力,温州这座温暖之州,更有文化厚度和道德高度。今天,当我们为家乡的文明建设感到骄傲时,别忘了何先生和他背后的追随者,他们留下的不仅仅是践行慈善的深深足印,更是温州人用爱心串起的一道最亮丽的城市风景线。
爱戴“小红帽”的义工,除了手术其他都做
麻健丰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党委书记
不曾想,温州医科大学——微笑联盟唇腭裂治疗中心已走过10个年头,与“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组织共开展了15次大型医疗救助活动,为2500多名唇腭裂患者找回微笑。有超过10多个国家和地区200名医疗专家参与医疗救助活动。目前,唇腭裂治疗中心医疗救助已进入常态化治疗,不管在任何时间、任何人,来温州我们均可提供治疗。
时间回溯到2008年5月,何纪豪先生牵线邀请国外医疗专家,来温救助贫困家庭唇腭裂患者。当时,我任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院长。何纪豪先生说,大陆数量如此庞大的贫困唇腭裂患儿,仅靠外国专家一年一两次的漂洋过海,不仅耗费巨大的人力财力,受益群体也难以扩大。他想借助凝聚世界温州人的经济实力,组建温州自己的微笑联盟,让这项公益事业在温州落地生根。他的这一想法与我一拍即合。
2009年2月26日温州医科大学——微笑联盟唇腭裂治疗中心顺利成立。从他为这个组织发起牵头,亲力亲为参加每次活动,让我们感受到他那平易近人风格。每次开展微笑联盟公益活动,他都会从台湾带来凤梨酥、巧克力等食品放在手术室、病房供医务人员使用;他都全程参与,除了不上台做手术,其他工作都做。
有时,他会戴着小红帽,在微笑公益活动病房里,安慰唇腭裂患儿;有时他又是一名志愿者,在外围和家长聊天。他说,“每一次手术成功,不仅仅是帮助一个孩子恢复正常,更是让一个家庭找回微笑的力量。我们的帮助,影响很多人的人生往好的方向发展。”
在何先生心中,最大的财富是爱心
郑恩同
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秘书长
我认识何纪豪先生,是1990年何朝育夫妇捐赠温州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时,我负责接待工作,一晃二十几年了。我目睹了何先生沿着著名慈善家父母何朝育、黄美英在温州留下的爱心足迹,一次次跨越海峡,带着善念的期盼,奔走在大陆各个城市。
记得2008年何先生对我说,他在许多报纸、杂志上看到温州人很有钱,就没有下文;然后他也参观温州的德力西、奥康、报喜鸟等企业,它们都展示了企业的慈善文化。为此,他在“2010年首届世界温州人年度人物”获奖会上感言“开拓温州的第二模式——温州的慈善爱心模式,让温州人成为一个受全世界尊敬的族群”。
2008年5月,何先生捐赠10万美元为温州121名唇腭裂患儿实施救助;2009年11月,他牵头发起“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医疗救助项目,通过全国各地的温州商会和海外侨团,广泛发动海内外温籍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引进先进治疗技术,以温州家乡为原点,以慈善为背景,以温州医科大学作为医疗平台,逐步把这项慈善事业从家乡拓展到全国各地。以此展现温州人的慈善心,提升温州人形象,赢得全国乃至全世界对温州人的尊敬,打造温州慈善文化的独特品牌,践行温州人“善行天下”的理念与抱负。
在何先生的带动及影响下,上千爱心人士自愿加入该项目。截至目前共筹集善款2000多万元,足迹遍布浙江、贵州、四川、湖南、福建,云南等地,共有2500多名唇腭裂患者获得救治。
然而在何先生的计划中,这一切,还只是一个开始。他是“豪门”之后,拥有亿万家财,但在他心目中,最大的财富却是爱心,最重要的事业却是慈善。
他走到哪里,他的爱心就播种到哪里
戴江泓
温州晚报新闻编辑中心副主任
从2014年开始,我应邀先后撰写《不能忘却的育英情怀》和《永远的微笑联盟》两本书,得以有机会深入温州和台湾两地采访,记录何氏家族在大历史背景下的艰难创业和血浓于水的家国情怀,包括何纪豪先生的出生与成长乃至婚恋,以及他后来接过父辈接力棒、全身心致力于家乡的慈善事业,倡议发起建立“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这一影响全球的国际慈善平台和品牌的点点与滴滴。
何先生是个非常普通的人,他的衣着普通,出行普通,言语质朴,没有任何架子,谁都可以找他,谁都可以向他提要求,而他总是尽量给予满足.
何先生又是个心细如发、慈悲为怀的人,他心里装的全是那些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他不厌其烦,帮助了一个家庭又一个家庭,无论他走到哪里,他的爱心就在哪里播种。我们行善通常在一时或一段时间,而他时时刻刻都在行善。所以,何先生是个值得尊敬的“普通人”。
新闻
+
▲何朝育夫妇照片
何朝育、黄美英夫妇,是温州家喻户晓的慈善家。温州大学育英大礼堂、温州医科大学育英学术馆、蒲州育英学校、附二医育英门诊综合楼、附一医育英门诊楼、省立育英医院、育英儿童医院、市育英老年康复中心等多个教育、医疗的项目皆出自何朝育先生之手。儿子何纪豪传承父辈的慈善“衣钵”。2009年11月,在何纪豪的倡导下,由市委统战部、温州医科大学、温州日报报业集团联合发起的世界温州人微笑联盟正式成立,建立起了在国内具有首创意义的,囊括修复手术、语音训练、牙齿矫正、心理辅导等系列治疗的综合体系,为全国贫困家庭的唇腭裂患儿提供全面医疗救助。
来源:温州都市报
作者: 金可生 陈忠 朱奕/文 姚卡/视频
编辑:陈东升 刘曦
校对:郑凌
审核:潘贤群